做為清代卓有作為的康熙皇帝,不但在治國安邦方面遠志多謀,勵精圖治,而且在個人作風上,嚴于律己,不圖虛名.他非常推崇"滿招損,謙受益"的古訓,認為"圣人久安長治之道,只在能持滿而己’,.
康熙在位六十一年,每當進行統一斗爭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,群臣都請康熙加上尊號,達10余次之多.如康熙二十年(1681年),鏟除三藩之亂、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統一臺灣、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,擊退沙俄入侵等等,群臣都要求給他加尊號,都被他嚴厲拒絕了.康熙對群臣說:"如果群工廉潔,生民得所,雖不上尊號,令名實多.""如一切政治不能修舉,則徒有負愧,何尊榮有."他還說:"則上尊號何益,聯斷不受此虛名也."
當康熙皇帝過生日時,仍然反對群臣浮夸頌揚.康熙四十二年(1703)過五十歲生日,朝臣以"鞍馬緞匹等"作為"賀禮恭進",康熙說:"聯之誕辰,爾等如此進獻,在外督府亦必效之,聯必不受."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康熙六十歲生日前夕,他從外地回京見各處為他"六十壽誕保安祈福",他表示說:"聯實涼德,自覺愧汗."他生日這天,有的朝臣仍不聽勸阻,送來大批稀有珍貴壽禮,都被他拒絕了.某省一位巡撫給康熙皇帝進獻一個如意,這個如意用玉骨做成,頭雕靈芝,身刻飛龍,柄把彎曲如卷,做工精細,玲瓏別致,實屬稀有珍寶
康熙一見,心中大為不悅,他面呈怒色,向那位巡撫大人道:‘你送給我這個如意.我很不如意,還是請你拿回去吧!’,然后他面向群臣道:"我朝已有規(guī)定二凡宮員因事饋送禮物,一經發(fā)現.送禮者和受禮者都要革職.如果饋送者并未接受,但亦下一告發(fā),發(fā)覺后,不告者罰捧一年."他說到這.沉思半晌.又對群臣道:‘今日是我六十生日,乃人之常事,爾等如此進獻.在外督撫必效之.我不垂范,何以教人?進獻禮品,聯必不受.錢素嗜文學,諸君有l(wèi)寺文獻者,聯當留賢."
康熙皇帝.幾句婉言回絕之詞.說得獻禮群臣羞愧難當,無言可答.只好收回壽禮,諾諾而退.
鼎盛王朝·康熙大典
微信掃描,識別二維碼
? 門票咨詢:4006-4008-40
? 團隊預定:186-3140-1069(同微信號)
? 網站鏈接:www.kangxidadian.com
? 微信搜索公眾號或小程序搜索"實景演出門票"